南沙跻身国家队
南沙跻身国家队
广州南沙获批国家级新区终于揭盅。 9月13日,广东省委常委、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主持召开广州市委常委会议,会议通报了《国务院关于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批复》(以下简称《批复》)。这意味着,南沙新区成为继兰州新区之后,全国第六个正式获批的国家级新区。 记者了解到,国务院批复的南沙新区发展规划,与此前广州市提交的规划版本出入不大。《批复》明确了南沙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、发展目标、重点工作及政策支持,并将南沙新区的开发建设提升成为国家战略。 根据2011年9月公布的《南沙新区总体概念规划》,南沙新区初定规划范围为沙湾水道以南区域,总面积达803平方公里。 自1993年,南沙获批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,到2005年,国务院批准南沙成为广州市一个独立行政区,再到2011年,南沙新区开发被写入国家“十二五”规划,南沙新区的战略地位日渐提升。 在获批为国家级新区后,南沙新区的总体发展目标、发展定位将由国务院统一规划和审批,其享受的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也由国务院直接批复。 但在此之前,广东省已提前做出诸多准备。 记者了解到,广东省有关部门已初步同意,赋予南沙新区46项省级管理事项,其中包括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审批、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企业设立审批、人才引进等南沙新区开发建设所急需的省级管理权限。 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、常务副区长孙雷此前对媒体透露,南沙新区中心起步区的规模从原来60平方公里扩大为103平方公里,并有一个在此区域内打造商业板块的细致计划正在制订中。 多位观察人士指出,南沙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,不仅为广州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,还将与深圳前海、珠海横琴一起,成为推动粤港澳深入融合的平台。而在功能定位上,南沙新区因为规划面积大、区位位置特殊,更可能成为推动珠三角与国际市场对接的前沿特区。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认为,南沙新区获批之后,必须尽快实现国家新区发展战略与南沙现有的发展规划的衔接。 在国家“十二五”规划中,南沙新区提出的定位是“内地连接港澳的商业服务中心、科技创新中心、教育培训基地、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合作区”,与深圳前海、珠海横琴一起,成为“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合作”的桥头堡。